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 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
江蘇華建深圳分公司總經理 宗有農
2020年,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“十三五”規劃收官之年,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、為“十四五”發展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打好基礎的重要一年,也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。
在新一年的工作中,我們將始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堅持穩中提質總目標,圍繞高質量發展總要求,把握好穩增長與促轉型的平衡,解決好擴規模與增效益的矛盾,處理好抓經濟與強黨建的關系,奮力開創企業高質量高效益發展新局面!
一、奮力抓好經營開拓,逐步擴大市場份額
任務是一切工作的基礎,也是其他各項工作的源頭活水。我們將主動研判政策導向,準確把握市場走勢,審慎決策新興市場,有序擴大市場份額,有效防范市場風險,有質量有目標取得經營突破。
一是堅持適度發展規模。一方面,從傳統客戶資源和自身實際出發,搶抓深圳“雙區驅動”機遇,確保深圳本土市場占主體、外圍市場作補充,緊跟老甲方,增加黏性,擴大合作;另一方面積極關注政府、國有投資項目,積極投標市、區工務署(局)工程,增強施工管理,補齊短板不足。
二是堅持施工效益至上。切實把“提質增效”作為經營工作的中心思想、中心任務,一切經營活動都要圍繞這一主題展開。利用好當前經營形勢總體平穩的良好基礎,甄別遴選一些條件好、資金足、付款及時的項目進行合作,對新洽開發商充分評估論證,把保本微利作為底線、把施工效益放在首位,開動腦筋、開源節流,向經營要效益、向管理要效益,既要量的合理增長,更要質的穩步提高。
三是有序開拓灣區市場。近兩年,我們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,在深圳周邊已成功設立了多個站點,未來布點將會更多、戰線將會更長。我們要清醒看到長期立足深圳、其他市場環境相對陌生的實際,對新市場開拓邊摸索邊推進,更加主動、科學地研究當地市場行情和新甲方商務條款,既要跳一跳夠得到,又要有所為有所不為,做到規模與實力成正比、任務與隊伍成正比,不盲目擴張、不冒險急進,確保開一個陣地、穩一方市場、交一方朋友、樹一座豐碑。
四是同步做強成渝市場。最近幾年,深圳所屬成都分公司采取資金撬動、股權合作等模式,任務承接良性運轉,經營質態穩步提升,成渝兩地雙輪驅動的市場效應正在顯現,成都分公司對企業整體發展的支撐力和貢獻力正在持續增強。下一步要開拓經營視野,既要與長期合作的老業主保持良好關系,又要收集各方面信息,與更多運營質量好、市場規模大、有社會影響力的地產商進行對接,降低老甲方依賴度,增加市場經營獨立性;繼續多渠道、多模式開展經營活動,實現投資收益、施工效益雙豐收。
二、主動適應行業變革,不斷提升品牌形象
品牌形象塑造非一日之功,需要多年積淀、久久為功。當前,產業變革蓬勃興起,技術發展日新月異,我們必須要在新一輪技術競賽中實現人無我有、人有我優、人優我特、人特我精。
第一,認真做好創優奪杯工作。公司品牌的核心就是質量。一尊尊的魯班獎、國優獎、金牛獎是江蘇華建的一張張靚麗名片,既創造了經濟效益,也形成了社會效益,同時也是參與招投標的有力武器。我們要在當今市場占有一席之地,就必須高度重視創優拿獎,不斷有新建樹、新業績。新的一年,要把爭創魯班獎(國家優質工程)作為創優工作重點,從資料、現場和相關方三方面認真著手、精心準備;擇優申報一批省、市優質工程,以此帶動公司工程質量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。
第二,積極應對市場發展變革。我們將在現有技術質量、安全文明施工一整套標準化手冊基礎上,打造涵蓋設計優化、策劃培訓、生產加工、施工管理、檢驗試驗、科技創新、裝配建造、智慧建造等八個板塊的標準體系,從而形成基于工業化建造的安全、優質、綠色、智慧的“精益建造體系”,其中技術質量方面重點實施十大管控措施,包括混凝土、鋼結構、鋁模、爬架、裝配式、防滲漏、屋面工程等內容,實現與公司總包管理相匹配、相對應的配套管理標準,在市場上樹立獨具特色的“華建標準體系”,增加識別度,提高競爭力。
第三,堅定不移抓好總包管理。按照以下十條嚴格推進:一是嚴格執行公司《總包管理工作手冊》;二是嚴格執行公司《供應商管理辦法》;三是做好勞務隊伍的質量、安全督查工作;四是將分包單位納入項目日常管理體系;五是引進培養基礎、幕墻、鋼結構、精裝修等專業人才,形成自有管理團隊;六是不斷完善對勞務分包單位的評審制度;七是深刻理解“紅線內的事都是總包的事”,管到專業班組直至操作工人;八是推進總包分包例會制度;九是嚴格執行專業分包工程款總包簽字程序;十是組織內外部觀摩,學習先進,提升水平。
三、狠抓安全文明施工,促進公司平穩發展
安全責任大于天,安全生產事關企業安定,容不得一絲懈怠,必須反復抓、抓反復,確保安全生產穩定局面。
一是增強安全生產意識。既要清醒認識到安全生產工作推無可推、退無可退、必須面對,又要從自身工作角度分析原因、查找原因、制定對策。安全最后一公尺問題,就是意識問題。我們必須明確公司、工程處、項目部、作業班組每個層次的責任,明確什么層級干什么事,構筑起完整的安全生產責任鏈條,不能簡單一股腦地全壓到最基層。安全生產沒有捷徑,不能心存僥幸,不能說得多做得少、查得多改得少;公司各級一把手都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,必須一把手親自抓,抓得細、抓得嚴、抓得緊,靠實實在在措施,見到實實在在效果。
二是加大安全檢查力度。要科學制定檢查方法、檢查內容、檢查時間,不能大呼隆、走過場,眉毛胡子一把抓;要根據季節特點、工程特點、人員特點,確定檢查重點、整治重點,確保有限的安管力量實施有針對性的安全管理,遵循客觀規律,達到事半功倍。要繼續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隱患大排查,鼓勵“安全生產大家拍”,確保安全整改“回頭看”,預防為主,防治結合,集中開展專項整治,工程處一級的安全管理力量只能加強不能削弱,要一抓到底解決安全生產薄弱環節和主要問題。
要切實增強戰勝疫情的信心決心,把工作重心全面轉向復工復產,在保證安全質量前提下,常態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,科學組織,精心籌劃,努力把受疫情影響的施工產值趕上來,奪取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雙勝利。
三是堅持現有管理做法。近幾年我們推出多項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,起效明顯。要求工程處一把手參加季度安全檢查;對質量、安全季度檢查后三名項目部,通過專題會議查找原因、落實整改;推進項目部主要管理人員足額配備和人證崗合一;把分包單位視同自己的隊組同要求、同管理,進一步增強公司各級管理人員思想認識的提高、安全意識的轉變、人員配備的改善。對于這些抓出成效的做法,要毫不動搖地堅持下去,不打折扣、不搞變通。
四是繼續推動施工標準化。去年,我們在原有標準圖集基礎上,完成了標準化管理手冊2.0版修訂工作,涉及21項調整。這項工作重點是如何執行問題,需要公司、工程處、項目部的共同努力推動,顧全大局、舍得投入。杜絕新舊混用,淘汰舊版設施,以現場文明標準化,推動安全管理規范化,提升現場施工形象,打造更多雙優工地、精品工程。
四、加大人才培養力度,促進人才梯隊建設
我們要繼續實行更加積極、更加開放、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,以識才的慧眼、愛才的誠意、用才的膽識、容才的雅量、聚才的良方,把人才集聚到企業發展中來,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、人人努力成才、人人皆可成才、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氛圍,讓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、聰明才智充分涌流。
一是打開大門招才引才。突破公司體制機制性障礙,打破人才學歷地域性限制,五湖四海、為我所用。公司機關、各工程處應根據單位實際情況,有計劃地做好人才引進規劃,通過大專院校、社會招聘、獵頭公司等多渠道開展人才引進工作,解放用人思想,開通進人綠燈,充實人才梯隊。
二是營造樂育人才的寬松環境。工作環境是人才成長發展的重要條件和創造實踐的重要場所。近幾年,我們在員工的工作生活環境上動了不少腦筋,逐步改善了休息休假制度、考試激勵制度,為人才成長營造了公平、寬松、融洽的成長環境,起效明顯。要進一步加大力度,為年輕人成長成才提供舞臺,讓他們工作有機會、成事有路徑、發展有希望。
三是提高人才成長的幸福指數。時代在變化,社會在變遷,在感情留人、事業留人的同時,更要尊重市場經濟發展規律,讓人才付出與得到成正比,真正接軌市場待遇,加大人文關懷,不斷增強員工安全感、獲得感、成就感和幸福感,逐步形成人員富集、結構合理、分布均衡、能征善戰的強大人才隊伍。
五、著力加強財務管理,努力提高經濟效益
繼續推行“財務服務于業務、業務遵從于稅務”的管理理念,在會計基礎工作、資金管理、成本管控和稅務風險防范等四方面拿出切實可行舉措,真抓嚴管,取得實效。
第一,加強基礎工作。做好會計基礎工作是提升會計信息質量的根本前提。要穩步推進總部會計檔案統一制度、制定分公司報銷制度、修訂資金結算管理制度和財務會計工作交接制度。加強財務人員內外部培訓,不斷提升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。嚴格加強財務管理,確保財務工作制度化、規范化。
第二,狠抓成本控制。隨著市場競爭日益加劇,稅收征管體制改革不斷深入,以及勞務工“兩制”管理的大力推行,企業利潤空間越來越小。我們要繼續加強成本管理交流,把好的經驗、做法進行復制推廣,為提高公司經濟效益奠定堅實基礎。
第三,防范稅務風險。要通過專項檢查,落實公司和工程處兩級發票管理辦法的制定和實施,力爭從源頭上控制涉稅風險。要將稅務要求主動融入到業務全過程,做好提前籌劃、落實責任、規避風險、提升效益。
第四,做好外埠市場財務工作。繼續做好對成都分公司、惠州分公司的業務指導;做好東莞分公司的運營維護;做好新設惠東分公司、惠陽分公司的財稅管理。
六、創新開展黨群工作,著力營造國企氛圍
我們將著力發揮黨組織強大保障作用,切實把黨的建設放在重要位置,堅持“哪里有黨員、哪里就有黨組織”的原則,發揚“項目開到哪里、黨建就到哪里”的傳統,推動公司黨建工作邁上新臺階。
第一,形成主題教育長效機制。我們要按照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,把主題教育長期開展下去,讓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成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和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,形成長效機制,堅持不懈錘煉黨員干部忠誠、干凈、擔當的政治品格。
第二,加強黨支部陣地建設。激發黨員主力軍作用,把黨的陣地建設延伸到每一個項目部,與企業文化建設有機結合,以黨建工作有效帶動群團工作;推動基層黨組織主動走出去,學習借鑒優秀做法,創新開展黨建活動,培育企業黨建文化。
第三,開展富有特色的黨群活動。進一步拓寬黨群工作覆蓋面,擴大基層員工參與面。公司各級黨群組織要從立足基層、立足大多數員工需要出發,既要在日常工作中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調劑業余生活,又要通過開展綜合性賽事活動增加相互了解。公司工會、共青團要責無旁貸、義不容辭擔當作為,統籌規劃、統一組織各類企業文化活動,把黨群組織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發展優勢,打造紅色國企,筑就具有華建特色的黨建品牌,不斷開創黨建工作新局面。
(編輯:陳杏年)